3月3日,“科幻凝聚力與墨子科學精神的專題研討會”在北京國際飯店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本次會議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普影視創作專業委員會、魯山縣墨子文化研究中心、北京追夢方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國文學基金會追夢文化基金協辦。眾多高級別專家、學者和大咖匯聚一起,共迎中國科幻產業的春天。
國產科幻片引發了凝聚國民的地心引力,挑戰了電影單片院線的歷史新高。嚴謹扎實的科學設定是高質量原創科幻作品的基礎,能打開中國人的追夢想象力。而崇尚科學、尊重科學是墨子精神的延續,是推動中國科技力量發展的源泉。以中國原創科幻產業文化扶貧墨子故里魯山縣,也是中國文化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貢獻。這就是本次會議召開的背景。
研討會上,主辦方首先介紹了2018年成立的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追夢文化專項基金在2019年度的工作內容及未來展望。該基金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要求,以國家政策為引導,與各地政府、各界機構展開各種有利于中國文化藝術保護、傳承、創新、發展的各項文藝公益活動;開展文化藝術理論研究,舉辦文藝展演,促進文藝成果轉換;支持中國軍事文化講壇,推進主旋律影視項目,推動文化創新與對外文化交流及合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推動世界各國共商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研討會上,追夢文化基金主任劉學東,科技產業文化網創始人、中國科協科普之星評委、著名科幻小說作家鄭軍,中國傳媒大學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曹三省等作了精彩發言,來自中國作家網、科技日報、中國導演協會的專家學者也進行了有積極意義的討論。
會議達成了弘揚墨子科學精神,樹立文化自信,鼓勵追夢創新,講好中國故事的務實原則和落實措施。追夢文化基金以傳承和創新為原則,鼓勵并推動中國原創且能體現墨子科學精神的所有文學作品; 同時宣布鄭軍成為首位由追夢文化基金扶植的原創科幻小說作家,進行深度合作。
北京追夢方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鄭軍先生簽署了戰略合作意向,共同在科幻小說的影視改編及拍攝,以及墨子故里-魯山文化扶貧全民讀書公益活動等方面開展友好合作。公司還與澳籍國際文化經貿專家,鄭州大學國際學院創始人蘇達森先生簽署了合作意向,把追夢文化基金的影響力和動畫片《小龍兒總動員》推向國際市場,讓更多人了解墨子科學精神和龍文化。
作為國內原創科幻IP重點項目《追夢方舟》,經過了中美諸多重量級科學家和科幻電影大師全面而科學的論證,他們對《追夢方舟》所闡釋的“中國方案”高度認同,該片今年將進入重要推進階段。
《追夢方舟》成就中國科幻電影夢想,致敬“人類命運共同體”!
據悉,2009年開始打造中國第一部科幻災難電影《追夢方舟》及相關衍生項目。親歷了中國科幻電影產業誕生的艱難歷程。如今《追夢方舟》即將騰飛,我們未忘初心,虛位以待志同道合的您一起登舟、共享利益共同體。
本文允許轉載,轉載時需注明出處:全時財經 - http://m.clothingreviews.net/commercial/20190311/487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