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一貫投資收益穩健的債券基金業績波動較大。金牛理財網統計顯示,截至5月28日,納入統計的1900余只債券型基金今年平均收益率僅為1.68%,跌幅前10名的基金分別來自中融、華商、景順長城、金信、中海基金等多家公司,其中中融榮豐純債A、華商穩固添利債券C、華商信用增強債券C今年以來分別下跌48.66%、22.81%、17.30%。
債基業績不穩的重要原因是部分基金持倉債券出現違約或涉嫌違約。例如,踩中“14富貴鳥”公司債“地雷”的中融融豐純債,年內凈值跌幅較大。踩中“15華信債”“地雷”的華商雙債豐利債券基金5月15日單日凈值跌幅超過8%。
值得關注的是,債基業績回調的另一大因素是估值調整的節奏。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主流方式是采納中債估值,但中債估值往往滯后于市場消息,面對投資者的贖回壓力,基金經常很被動。對此,招商產業債券基金經理馬龍表示,中債估值本身參考的因素很多,包括一級發行價格和二級市場成交價格、成交量、報價、評級變化、負面消息和事件等。上述因素加權后加上估值人員的綜合考量會給出一個估值。因此,市場消息本身不是估值的單一變量和決定性因素。
海通證券首席分析師倪韻婷認為,今年以來,盡管信用債“踩雷”事件頻繁,但債市收益率快速下行后曙光初現。從長期來看,債券市場呈慢牛格局,債券基金或迎來中長期布局時機。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