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8年還有不到1個月的時間,2017年壽險市場格局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2014年、2015年、2016年和今年前10個月,“老六家”的規模保費所占市場份額分別為58.1%、46.2%、42.2%及50.5%。可見,前幾年“老六家”的市場規模逐年下降,而今年這一形勢得到了扭轉,份額已經開始提升。多位壽險公司一把手認為,2018年大型險企將繼續保持優勢,大型險企續期保費將填補行業新增保費缺口。
確立續期保費拉動模式
扎實的基礎帶來滿滿的信心。展望明年,傳統大型險企紛紛樂觀預計保費將明顯上漲,而其最主要的依據在于公司已經建立續期保費拉動增長的模式。
在近日,新華保險董事長兼CEO萬峰透露的一組數據顯示,從業務結構來看,個人客戶續期保費占比由2015年的54%增長至2017年前三季度的近70%;首年期交保費占首年保費的比例,從2015年底的32.8%上升到了2017年前三季度的93.6%。“兩項核心指標的快速攀升意味著新華保險續期拉動模式已基本確立,可持續發展基礎基本夯實。”萬峰表示。
“近幾年中國人壽下定決心調整優化業務結構,逐步實現由規模取向到價值取向的轉型,基本續期保費占總保費的比重不斷提升。”中國人壽副總裁肖建友在第十二屆亞洲金融年會上表示,過去由于長期性業務占比低,導致續期保費占比低,造成每年業務增長壓力很大。不過,今年勢頭已經扭轉,續期保費大幅增長。
而據人保壽險總裁傅安平介紹,2015年和2016年其續期保費分別為50億元和133億元,而今年全年的續期保費約263億元,預期明年的續期保費至少可以超過400億元。“這兩三年的轉型為公司下一步的發展已經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他表示,轉型計劃超預期實現。
數據顯示,四家上市險企首年期交占比從2013到2016年依次為40%、43%、54%和62%,他們的續期業務占比從2013到2016年依次為55%、56%、56%和56%,大體保持平穩,分析人士認為,預期未來這兩項指標還會穩中有升。整體上看,到目前為止,傳統大型壽險公司基本已經建立了續期保費拉動發展的模式,這一模式的建立和鞏固增加了其發展的底氣,預期2018年其保費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個別險企現金流壓力大
與傳統大型險企的樂觀不同,2018年,還有不少中小險企面臨著保費負增長的巨大壓力,公司間的情況將出現分化。在過去較為寬松的監管環境下,部分公司選擇了激進的發展模式,沖擊新增規模保費,不過,時移勢易,過去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盡管大多數中小公司確立了轉型發展的策略,但由于轉型是系統工程,需要策略、產品、渠道等多方面配合,也需要時間,因此短期內不少中小險企面臨保費下降的壓力。
當前的保費數據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問題。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規模保費繼續負增長,前10月累計達成29272.79億元,同比負增長4.84%。10月份單月,人身險企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159億元,同比增速僅為0.17%,近乎零增長,與9月份單月相比,則大幅下降了約39%。
從具體公司來看,10月份,有69家壽險公司單月原保費較9月份出現下滑,在可對比的84家險企中占比82%;有48家萬能險出現環比下滑,占有該項業務收入險企(66家)的73%;有69家規模保費出現環比下滑,在可對比的84家險企中占比82%。
“我們公司正在全力推進轉型,一方面,與合作的銀行共同推動轉型,產品銷售轉向價值型產品,另一方面,努力組建并壯大代理人隊伍。”某中小壽險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他表示,在轉型初期,公司的主要渠道還得依靠銀行,現階段銀保銷售面臨產品轉型以及“雙錄”等挑戰,增長壓力較大,同時,代理人隊伍的建立就需要更長時間,因此,整體來看,保費增長壓力很大,“即使到了年底,一般的公司都在準備明年的開門紅,但我們供公司依然在下達當月銷售任務,給隊伍施加壓力,爭取更好完成今年的目標。”該人士透露。
可以說,這是中小險企當前轉型面臨的典型情況。同時,過去以銷售萬能險、投連險為主的部分險企還面臨較大的退保壓力,如果新增保費保費不及退保和保單收益等現金流的支出,則可能面臨現金流危機,這是險企需要重點防范的風險之一。事實上,個別險企今年已經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可見轉型壓力之大。
行業格局或將再變
一方面,是傳統大型險企的樂觀預期,另一方面是中小險企的承壓轉型,分化已是必然,行業整體又將呈現怎樣的發展局面?
綜合業內人士的分析,2018年,行業整體保費收入有望保持穩中有升的平穩發展。萬峰認為,“134號文”等新政策主要影響新增首年保費收入,不過大型險企續期保費的增長有望填補行業新增保費減少的缺口。數據顯示,中國人壽、平安壽險、太保壽險、新華保險、泰康人壽和太平人壽這6家險企(業內稱“老六家”)的總保費規模在行業整體占比超過了50%,且他們已經形成續期增長推動總保費規模的模式,將助力2018年總保費增長,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首年保費因為政策監管帶來的下降,行業整體發展將保持平穩增長。
同時,隨著保險業回歸保險本源理念的進一步清晰,未來傳統大型險企的優勢將進一步凸顯,2018年他們的市場份額或將重新得以提升,重新奪回自己的“江湖地位”。
此外,業內人士認為,從行業層面來看,2018年壽險行業發展的三大轉變將表現得更為明顯:一是發展方式轉變,保費增長從躉交向續期拉動轉變;二是增長動力轉變,保險產品將從理財型為主轉向以養老、健康產品為主;三是競爭格局轉變,傳統大型險企將重新占據市場主導地位。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