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欧美日韩亚洲v在线观看/日韩免费视频/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昨爱

全時財經

首頁 > 金融 > 正文

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擬引入新指標

銀監會6日發布《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修訂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新引入凈穩定資金比例、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流動性匹配率等三個量化指標,進一步加強我國銀行業流動性風險管理。

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銀監會高度重視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監管工作。2014年,銀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試行)》(下稱《流動性辦法(試行)》)。該試行辦法自2014年3月實施以來,對加強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維護銀行體系安全穩健運行起到了積極作用。2015年9月,根據商業銀行法修訂進展,銀監會對《流動性辦法(試行)》進行了相應修訂,將存貸比由監管指標調整為監測指標。

該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隨著國內、國際經濟金融形勢變化,銀行業務經營出現新特點。現行的《流動性辦法(試行)》只包括流動性比例和流動性覆蓋率兩項監管指標。其中,流動性覆蓋率僅適用于資產規模在2000億元(含)以上的銀行,資產規模在2000億元以下的中小銀行缺乏有效的監管指標。

此外,作為巴塞爾Ⅲ監管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巴塞爾委員會于2014年推出了新版的凈穩定資金比例(NSFR)國際標準。因此,有必要結合我國商業銀行業務特點,借鑒國際監管改革成果,對流動性風險監管制度進行修訂。

此次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新引入三個量化指標。其中,凈穩定資金比例適用于資產規模在2000億元(含)以上的商業銀行,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適用于資產規模在2000億元以下的商業銀行,流動性匹配率適用于全部商業銀行。二是進一步完善流動性風險監測體系。對部分監測指標的計算方法進行了合理優化,強調其在風險管理和監管方面的運用。三是細化了流動性風險管理相關要求,如日間流動性風險管理、融資管理等。

新引入三個量化指標后,流動性風險監管指標包括流動性覆蓋率、凈穩定資金比例、流動性比例、流動性匹配率和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五大指標。

據介紹,凈穩定資金比例,等于可用的穩定資金除以所需的穩定資金,監管要求為不低于100%。該指標值越高,說明銀行穩定資金來源越充足,應對中長期結構性問題的能力越強。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