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欧美日韩亚洲v在线观看/日韩免费视频/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昨爱

全時財經

首頁 > 理財 > 正文

外媒眼中的中國高鐵:徹底顛覆 made in China

為記者量身打造的行業資訊平臺

作者 |左嘉玉 編輯| 張子龍

刷新外國人對中國認知的兩大神器,除了水果攤頭的支付寶,還有高鐵。

打開B站,搜索關鍵詞中國高鐵,可以看到很多老外們的創作成果,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京滬高鐵上一枚硬幣從北京開到上海幾個小時不會倒。

中國高鐵不僅刷新來中國旅游人的老外的認知,也在靠產品走向全球,在“一帶一路”政策下,引發國際主流媒體關注。

“對中車來說,好產品就是最好的公關!”中國中車集團新聞發言人張勇坦言,前不久,在北京雁棲湖畔,藍鯨對中國中車集團新聞發言人張勇進行了專訪,談到了高鐵品牌的特殊角色,“企業是外交的先鋒,也是國家外交的潤滑劑。”張勇指出。

2015年,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于合并形成的軌道交通制造類企業,分別在滬港兩地上市,號稱“全球規模最大、品種最全、技術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供應商".

中國高鐵的全球影響力,首先來自于市場需求,據悉,目前全世界80%的高鐵的訂單都是來自中國,市場覆蓋率全球六大洲、103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中車陸續中標來自阿根廷、印度、土耳其、美國、巴西、馬來等國家的訂單,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累計中標金額總值達到480億人民幣,占公司海外訂單總額的80%以上。

看這樣一組數據,全世界有鐵路的國家有130個左右,103個國家在使用中國高鐵,剩下17%沒有引進中國高鐵的國家,主要是受戰亂、經濟緊張等問題所致。

而且,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持續海外發力,公司的城軌業務的海外市場份額也將持續擴大。

在“一帶一路”政策下,中國中車的頭部產品中國高鐵已經變成了亮麗的“中國名片”。

外媒眼中的中國高鐵:徹底顛覆 made in China

俄羅斯《獨立報》網站1月18日刊登題為《中國用高鐵包圍世界》的文章稱,中國人將于2017年建成為美國波士頓和芝加哥地鐵生產列車的工廠。進軍美國高技術市場打破了關于亞洲工業品劣質的成見,并使我們可以想象未來中國在全球產業擴張的規模。(2017年3月28日參考消息)

德國《中國之窗》記者彼得·海因茨·緹赫豪爾贊道:“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很強,有的領域甚至超過了歐美發達國家”。

據外媒報道:白俄羅斯的冰雪世界長期困擾著當地人出行,但中車的交通產品卻通行無阻。白俄羅斯交通部長訪問中車時曾說,在白俄羅斯冰天雪地中,唯一能跑的“動物”就是中車的機車。對此,張勇表示:中國高鐵的運營經驗可以說舉世無雙。比如高鐵從哈爾濱跑到廣州,穿越四季。從新疆跑到上海,地域環節差別很大。對于歐洲國家來說,面積較小,環境大致相同,俄羅斯面積龐大,但地理環境種類單一。中國從南到北溫差,地理環境差異巨大,因此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經驗。

事實上,高鐵也始終是牽動國內媒體的話題,不久前,復興號發車,就賺足了眼球,當被問及下一階段中車的計劃,張勇表示:接下來,中國中車將著手打造金磚高鐵,智能動車組服務于冬奧會,除此之外,可以自動調節適應不同軌道寬度的400公里的跨國聯運動車組、600公里的高速磁懸浮也在研發過程中。

和茅臺一樣,高鐵正成為中國名片

在戰狼2里,茅臺成為非洲同胞的硬通貨,其實,在廣大亞非拉地區,中國高鐵和茅臺酒一樣,正在成為響當當的中國名片。

去年世界杯奧運會結束之后,中車收到巴西方面三封“神秘來信”。

第一封是去年的九月份,"巴西的奧組委和里約的地鐵公司,給我們發來一封信,知道你們中國在表彰奧運冠軍,中國拿了26冠,其實應該27冠,因為你們那個地鐵非常專業,保障非常專業。應該設立你們這個金牌,這是一個感謝。"

到過年前兩天,中車突然又收到一封來信,中國春節即將來臨,客戶感謝了一遍,“很懂得中國這個套路了,就是給你拜年。”張勇說。

到今年廈門在金磚峰會,金磚峰會的前一天,客戶又來了一封信,我們金磚峰會開了,我們也獻一次禮,就是在前兩天,就是金磚峰會開幕的前一天,里約的巴西的第一大城市叫圣保羅,跟我們簽了一個訂單,又買了一批地鐵,這是前一批,閉幕當天,巴西的里約地鐵公司,又簽了一個叫戰略合作協議,承諾以后優先從中國買產品。原來,這次是給中國獻禮了。

張勇認為:“作為企業,如果你賣的是100元錢的產品,那你就應該提供遠超100元的服務。

在張勇看來,除了提供人性化的服務體系之外,尊重、融合本土的文化也是中國中車走向海外的重要經驗,張勇舉了個例子:

“中車在波士頓修鐵路時,要經過哈佛大學的查爾斯河。河上有一座100多年的老橋。年代久遠,橋梁承重較低,這就要求新的高鐵比舊車還要減去16噸的重量。對此,中車決定尊重當地文化習俗,研制新的材料以減輕車體重量。再比如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我們的工廠保留了一座百歲老房子,創造了200人的就業崗位,當地人打出‘歡迎中國中車’的標語迎接我們的到來。”

目前,中車的本土化做的相當徹底,從本土化制造、本土化采購、本土化用工、本土化維保到本土化管理,在馬來西亞、土耳其、印度等國建立本土化的制造基地,就地招聘和培訓當地員工,本土化員工在基地的占比已經超過80%,遠期規劃的占比將超過95%。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