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環保部、住建部、能源局三部委12月初接連下發通知,要求煤改氣(電)未完工的項目或地方,繼續沿用/不得禁止燒煤取暖,以保障群眾溫暖過冬為原則,防止出現氣荒。
目前華北地區采暖季天然氣供應緊張的壓力已經由北向南、由東向西蔓延,川氣東送全線告急,湖南、四川、重慶、云南等地也加入限氣行列,均受上游資源供應不足和天然氣新增需求大幅增長等多種因素波及。
煤改氣(電)對宏觀經濟層面的沖擊,在國家統計數據上一覽無余。國家統計局今天(12月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1月國內天然氣產量較上年同期增長3%,創下3月以來的最高月度水平,天然氣生產商加足馬力依然無法填補煤改氣+取暖季的供需缺口,遏制價格的暴漲。
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總共生產126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高于10月的124億立方米。2017年1-11月的天然氣產量總計達到1338億立方米,全年天然氣產量料將刷新2016年1368億立方米的歷史記錄。
|
來源:國家統計局
而包裹在統計局本次發布眾多工業生產數據中的,還有空前需求下天然氣價格的驚人漲幅。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變動情況顯示,12月上旬(1-10日),液化天然氣 (LNG) 本期價格6967.1元/噸,比11月下旬高出1330.4元/噸,暴漲23.6%。
|
來源:國家統計局
上周發布的海關數據顯示,中國11月天然氣進口6070萬噸,增加26.5%,進口均價為每噸2266.8元,上漲14.2%。
采暖季高峰需求下煤炭產量反彈
天然氣的“量價齊升”,依然挽救不了供不應求的市場短缺。伴隨冬季取暖高峰期的到來,煤炭需求上升,中國11月煤炭產量回升到了6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份產量觸及八個月低點2.8354億噸后,11月煤炭總產量回升至2.9998億噸,11月煤炭日產量環比增長9.3%,達到1000萬噸左右。今年前11個月的總產量為31.4億噸,同比增長3.7%。
Jefferies Group LLC的分析師11月21日的研報中稱,隨著東北地區受到提前到來的寒流襲擊,中國這個世界頭號能源消費國已于上個月開始使用煤炭來彌補天然氣供應的不足。
廣發期貨分析師鄧舜在國家統計局煤炭產量數據發布前表示,中國上個月進入取暖季,料將引發煤炭產量的大幅回升。近來的天然氣供應短缺對于煤炭也是利好。
此外,上周發布的海關數據顯示,隨著買家為在采暖季高峰期到來前補充庫存而加大購買量,中國11月煤炭進口2.48億噸,增長8.5%,進口均價為每噸563.8元,上漲63.8%,從三個月低點水平大幅反彈。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