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欧美日韩亚洲v在线观看/日韩免费视频/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昨爱

全時財經

首頁 > 頭條 > 正文

劉立榮:不僅賭博輸了一百億 最后還把金立也搭進去了

作者 | 蔣東文

  深圳中院已于 12 月 10 日裁定,受理華興銀行對金立提出的破產清算申請。這意味著金立進入了破產程序,但具體是要破產清算還是破產重組還要再裁定。

  在金立陷入資金鏈危機之后,就傳出金立要進行破產重組,如果選擇重組,相對樂觀,債權人可以收回 80% 的欠債。但按照法律程序該方案可能裁定時間較長。

  金立董事長劉立榮也被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終究成為了“老賴”,旗下房產和公司也被法院凍結。

  說起劉立榮不得不從圍棋說起!

  熟悉劉立榮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棋癡。只要你和他談論關于下棋,他能和聊很長時間。

  不僅愛下棋,劉立榮也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圍棋高手。如今的劉立榮對圍棋的造詣已經達到了業余六級,也就是說除非遇到職業選手,一般人很難輕易戰勝劉立榮。

  也是因此,坊間一直傳有劉立榮和金立副總俞雷的一個段子。

  話說當年兩人下了一盤棋,讓劉立榮沒有想到的是俞雷對于下棋也有一定的研究,占據了場上絕對的優勢。眼看劉立榮就要輸了,俞雷抬頭看看了劉立榮,此時的他眼神堅毅且毫不慌張,一子一棋下得井井有條,毫無認輸的打算。

  “啪”劉立榮手中的棋擲地有聲的摁在了棋盤山。讓俞雷沒有想到的是,劉立榮這一步棋精妙絕倫,簡直是致死地而后生,一般人不會這樣下。但正是這步詭異的落子,讓劉立榮起死回生,贏得了最后的勝利。

   “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是古人對弈棋之道的經驗性概括,也同樣可以用作社會各行業競爭中取勝的原則。善謀勢者,一子失,全盤可以彌補;而謀子者,卻常常顧此失彼,一不慎,全盤皆輸。而劉立榮絕對屬于前者,謀勢者,總是能一子定乾坤。

  一

  1994年,剛剛大學畢業的劉立榮就被分配到了天津有色金屬研究院。在那個年代,可以說絕對是一份體面的工作。不僅如此,每個月單工資收入都有500多塊,在當時可以說非常多了。

  但是這個別人眼里的“金飯碗”在劉立榮眼里卻一文不值,他才干了一年就跑了。用他當時的話來說就是“我可不想50歲了,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所長”。

  所以,對于未來劉立榮早已坐好了謀劃,他的未來藍圖設計的磅礴且浩大...

  志在千里的劉立榮簡單的背了個包,就一路向南來到了廣州。很快,劉立榮就又得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進入了有著“拉鏈鼻祖”之稱的日本拉鏈大廠YKK工作。不僅一個月可以拿到3000元的工資,還成為了一名基層的管理人員。

  3000元的工資在當時來說可以想買什么就買什么,更何況自己還是一個基層的管理人員,工作也十分清閑。但這些條件還是沒能留住劉立榮,干了幾個月,他就離開了這家日本企業。

  而這次離開也為劉立榮日后的成功埋下了伏筆...

  做為善謀勢者,劉立榮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且目標十分堅定,不會被當前任何利益所吸引。這就是王陽明心學中的最高境界——不動于心!

  1996年,離開YKK后,劉立榮來到了人生的轉折點,他選擇加入了當時正在蒸蒸日上的小霸王,在那里劉立榮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伯樂——楊明貴。

  說起楊明貴就不得不說一下劉立榮加入小霸王的時間段。就在劉立榮加入小霸王那年,可以說也是小霸王的轉運年。那一年小霸王學習機一上市就成為了爆款產品,成龍的一句“同是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小霸王”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廣告。

  也是因此,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小霸王就占據了市場80%的份額。從一個年虧損200萬面臨倒閉的企業,瞬間成為了一家年收入超10億的公司。

  但當時小霸王只是怡華集團旗下的一家子公司,而時任小霸王掌門人的段永平只不過是一個職業經理人。因為,小霸王雖然賣了10個億,但除了工資以外,段永平顆粒無收,公司也沒有給段永平任何的獎金鼓勵。

  忍無可忍的段永平決定為自己去爭取爭取,向母公司怡華集團提起了很多次股份制改造申請。但令段永平沒有想到了,他的多次申請都被母公司無情的回絕了。

  一氣之下的段永平選擇辭職,離開了小霸王。不僅如此,段永平還帶走了當時大部分的人,其中就有后來OPPO的創始人陳明永、vivo的創始人沈煒和步步高(7.550, -0.03, -0.40%)現在的CEO金志江,幾個人另起爐灶,成立了后來名聲大噪的步步高公司。

  言歸正傳,正是因為段永平的離開,讓小霸王這家公司變得人才緊缺起來。而我們剛才說到的這個楊明貴就是繼任段永平擔任小霸王總經理位置的人。而劉立榮加入小霸王的時候,楊明貴剛剛掌上大權。

  剛入職的時候,劉立榮只是一名技術人員,但沒幾天四處尋覓人才的楊明貴就盯上了劉立榮這個小伙子。幾天的觀察后,楊明貴發現劉立榮是個可造之材,便花了很多心血培養他。也是因此,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劉立榮就從一名普通的技術人員跳躍成了一名生產管理部長。

  劉立榮的成功是從遇到劉明貴開始的。所以,不得不說,劉立榮當年選擇進入小霸王的時間可謂是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他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讓楊明貴快速的發現了他。也就是說,謀勢者,懂得什么時間點該做什么樣的事情。

  二

  1997年,楊明貴準備離開小霸王自己去創業,走的時候他只帶走了一個人,那就是劉立榮!

  沒多久,在劉立榮的幫助下,楊明貴很快就成立了金正集團,開始從事VCD的生意。而這次轉行,楊明貴很大程度上是聽取了劉立榮的建議。而此時,還不到25歲的劉立榮就被楊明貴任命為了金正集團的常務副總裁。

  后面幾年,人民的生活條件日益顯著提升。看電視劇、唱卡拉OK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也是因此,金正的發展可以說一天比一天快,很快就占據了市場上很大的份額。

  但是猜中的開頭的劉立榮沒有猜中結局,金正越來越壯大的同時,一場滅頂之災正在悄然而至。

  因為金正發展的越來越好,所以內部開始考慮著手上市的事宜。但因為股份結構原因,內部的分歧早已是暗流涌動。

  俗話說得好,禍不單行,這此內部矛盾分歧并沒有成為金正的致命傷。而真正給金正帶來致命性打擊的是2001年。

  2001年春節前夕,新聞上出了一個反響很大的新聞。當時著名的廣東“走私大王”葉小凡因為走私被警方逮捕,而在他的隨身攜帶的走私物品中,剛好就有金正的DVD解碼芯片。

  這次突如其來的意外,讓金正徹底卷入了這趟渾水當中。

  而此時,聞風后做賊心虛的楊明貴立馬逃往了國外,剩下不知所措的劉立榮來收拾這個爛攤子。但楊明貴逃走沒多久后,金正內部就發生了動亂,劉立榮也被迫推出了金正集團。

  但這個事并未就此結束。因為楊明貴跑了,警方很快找到了劉立榮。雖然此時的劉立榮已經離開了金正,但和這件事還是脫不了干系。劉立榮被拘后,被警方改為了監事居住,直到2002年的4月,劉立榮才完全的從這件事中脫身,獲得完全的自由。

  讓劉立榮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伯樂楊明貴會把自己大大的坑了一把,讓劉立榮的軌跡上留下了一個大大的污點。但對于謀勢者來說,只要棋局沒有結束,永遠都有起死回生之法。或許,對于劉立榮來說也正是這次意外,讓他有了殺回馬槍的機會...

  三

  重獲自由的劉立榮已經到了三十的而立之年,總結自己的前半生也可謂是大起大落。但對于劉立榮來說,或許這只是剛剛開始,以前的成敗只不過是浮云,,,

  2002年,也就是在劉立榮獲得自由那一年,他馬不停蹄的創辦了金立。

   “金立”中的“立”字是劉立榮從自己名字中取的,而“金”字可能是劉立榮對過往的一種致敬,提醒自己往后的每一子,都事關整盤棋局,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雖然前面的失敗對于善勢者來說不重要,但也成為了日后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真正的游戲要開始了...

  實際上,決定轉戰手機這個行業的時候劉立榮是一頭霧水,畢竟對于一個陌生的行業來說根本無從下手。

  但在金正時期,劉立榮曾留下了一套成熟的代理商體系。所以,手足無措的劉立榮準備死馬當活馬醫,把這套體系用在金立上。讓劉立榮沒有想到的是金立手機歪打正著,依靠代理商體系成功打破了市場上的渠道。

  2003年,金立手機一躍而起,銷售額成功的突破了百萬大關,銷售額達到8億,一時之間名聲大噪。

  2004年金立的銷售額更是以倍數增長,成為了行業的佼佼者。

  而金立真正讓大家家喻戶曉的是在2005年。當時劉立榮花大價錢請來了香港四大天王之一的劉德華代言金立手機。不僅如此,還重金請了馮小剛為劉德華拍攝了一部金立的廣告片,一時之間,金立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國民手機品牌。

  劉立榮是個敢于創新的革命者,在那個年代敢于花重金打造品牌可以說是史無前例,但劉立榮做了。這次創新也讓金立手機拿下了國產手機第一銷量的寶座,和當時稱霸手機市場的諾基亞、三星等品牌甚至也有一戰之力。可以說,作為善謀勢者,劉立榮用金立的成功彌補了自己在金正時的污點和失敗。但棋局還沒最終結束,俗話說“成也風云,敗也風云”,劉立榮開創的這種明星帶貨營銷,在日后卻為了金立帶來了災難...

  四

  在隨后的幾年時間里可以說金立徹底成為了國產手機老大,甚至把生意都做到了印度。但一切順風順水的背后,同樣是暗涌雷動,一個全新的時代即將到來...

  2006年,“蘋果”出現在了國人的視野里,雖然彼時的蘋果還未完全在中國出名,但一場關于智能手機的革命已經摩拳擦掌、蠢蠢欲動了。

  除了蘋果的威脅以外,在那年對于金立來說最大的威脅莫過于“山寨手機”了。因為智能手機的出現,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山寨機”。“山寨機”的出現使得金立原依賴的代理商體系瞬間崩塌。因為“山寨機”是智能大屏手機,很受市場歡迎,同時貨源很好找,很多代理商都放棄了金立的功能機,繼而去賣“山寨機”了。

  但面對這次變革,劉立榮卻顯得從容不迫,還是想憑借最后的一棋至勝,于是在智能手機十字路口猶豫不前。

  2011年,小米的造勢而生、蘋果的異軍突起、三星諾基亞的咄咄逼人,使得躊躇不前的劉立榮措手不及,金立手機的銷量也遭受的前所未有的大幅度下滑...

  就在大家都以為金立要完蛋的時候,劉立榮又出手了,落后大部隊的金立再一次被劉立榮一招至勝...

  2011年的雙十一,劉立榮打起了“機海戰術”,在當天就發布了7款智能手機。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這招“機海戰術”居然生效了,當天金立銷售火爆,銷售預期甚至超越了劉立榮的預想,金立再一次奇跡生還,2011年一整年出貨量超過了2100萬臺。

  當時“山寨手機”因為質量問題也被用戶逐漸淘汰,雖然國內的品牌智能手機開始崛起,但是普遍價格都很高,很多人群是消費不起的。而劉立榮打出了一招“機海戰術”,在當時來說可以滿足每個階層對于智能手機的需要和可接受的價格。所以,劉立榮再一次靠一棋在這場競爭激烈的手機大戰中勝出,但這個機海戰術也為日后金立的潰敗埋下了伏筆。

  五

  雖然劉立榮再一次一棋至勝,但相比以前,現在的劉立榮最后一步棋不再向從前那么從容了,總有一點兵行險招的感覺,因此也避免不了留下了一些破綻...

  因為當年劉立榮在百亂之中選擇了“機海戰術”成功的拿下了市場,但對于智能手機的發展來說,這一步卻大錯特錯。

  因為采用了“機海戰術”,所以金立的定位就此變得混亂起來。曾今在劉德華代言時代主打的商務風也被打破,就連劉立榮自己都走入了定位的迷宮,深陷其中。無奈之下,劉立榮提出了:“品質先于價格,收入先于成本,生存大于一切”的論斷。

  在外界看來,劉立榮是在“斷臂求生”,與此同時劉立榮強行砍掉了金立1000元以下的低端機,但定位放在了中低端機行業,一切都以品牌至上。

  因此金立開始瘋狂在營銷上砸錢,花重金請了阮經天、尹恩惠等打牌明星代言金立,還包括之后的ELIFE S,金立的定位從原來的商務風變成了年期化品牌。

  但令劉立榮沒有想到的是,隨著智能手機的升級,和消費者需求的提升,智能手機的技術驅動已經成為智能手機的核心競爭力。因為缺乏核心的技術驅動,一味的強調品牌價值的金立被一躍而起的蘋果打的措手不及,蘋果開始快速吞噬國內的市場份額。

  從2013年起,金立在一重重打擊下慢慢的開始沉寂,就連劉立榮都開始“淡出”金立,關于劉立榮的新聞越來越少。

  雖善謀勢者,一子失,全盤仍可以彌補。但一錯再錯的劉立榮已經不是失一子了,面對全是黑子的棋盤來說,任手持白子的劉立榮來說神仙也難救了。

  六

  在之后的幾年來,金立資金鏈斷裂、裁員等信息相機被爆出。但彼時,公司方面一直在極力的辟謠這些新聞。不僅如此,另一邊還在花重金繼續做營銷。

  據數據顯示,在2016—2017年,金立在營銷方面費用投入高達60多億元,對外投資費用30多億元,其中在贊助綜藝節目、電視劇上的投資至少30億元。

  但相反的是,在銷售方面卻毫無任何增長,不僅如此,一年不如一年。定位也是越來越亂,先是在2016年的時候一改之前年期人群的定位,請了馮小剛和徐帆來標榜成功人士的定位。后又在2017年簽下了爆紅的薛之謙,并喊出了“四攝拍照更美”的口號,將定位又改成了拍照手機,讓用戶越來越看不懂。

  金立的市場逐漸變成了依靠明星的帶貨能力來開發,但大家都知道,這是有限的,在產品至上的時代,明星帶貨能力也在逐漸消失。但金立危機越來越嚴重的時候,劉立榮再也沒能站出來一棋定乾坤了,或許他自己也知道,金立已經成為了一盤死棋。

  七

  2017年底,當大家以為金立都不行的時候,劉立榮還是出來了。在11月的發布會上金立一口氣發布了8款手機,價格從999噠4399,可以說囊括了每一種機型。

  在發布會的最后,劉立榮將金立最后的希望放在了“全面屏”上,但劉立榮臉上再也看不到了曾今那份從容和自信。或許這一刻,他知道自己勝算不大了,只是還想掙扎掙扎罷了...

  但紙包不住火,發布會沒幾天,金立資金鏈斷裂,債務超200億的新聞到處都是。這一次劉立榮再也頂不住了,公開了公司的現狀,并向用戶表示“我不會跑路,我會一步步償還債務”。

  但話音剛落,彼時網上就開始流傳一則關于劉立榮的小道消息,稱金立董事長劉立榮在澳門賭博,一下子就輸掉了好幾億。

  但一切都停留在了謠言階段,誰也無法證實劉立榮到底是否參與賭博輸掉了這么多錢。官方也是打死不承認,甚至就連劉立榮自己都出來辟謠稱沒有參與賭博。

  直到今年,金立手機資金鏈困境的新聞繼續喧囂塵上,不斷被供應商告上法庭、凍結資產的新聞再次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時,人們再一次相信了劉立榮賭博的行為。

  直到2018年11月底,有媒體稱,劉立榮先后多次赴塞班島賭博,輸掉總計100億元人民幣。

  在多方知情人士的證據下,最終劉立榮終于承認自己賭博的事實。

  他承認從金立“借”出資金,并在塞班島參與賭博,但他不承認輸掉100億元。在被記者多次問及究竟輸了多少錢時,劉立榮用很輕的聲音說:“十幾個億吧。”

  也許這一刻起,劉立榮終于承認了自己輸了。

  善謀勢者,一子失,全盤可以彌補;而謀子者,卻常常顧此失彼,一不慎,全盤皆輸。

  劉立榮自己可能也沒有想到自己最終會滿盤皆輸!

  就像他自己曾說過的:“人生如棋,落子無悔”!

本文允許轉載,轉載時需注明出處:全時財經 - http://m.clothingreviews.net/toutiao/20181219/471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