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欧美日韩亚洲v在线观看/日韩免费视频/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昨爱

全時財經

首頁 > 投資 > 正文

不良行業“生意經”: 暴利、缺人、從批發轉賣到產業重組

管窺 “不良”商機

一定程度上,郭明杰坦言不良處置是一個暴利行業。在其看來,沒有20%的年化收益“就不叫賺錢”。

四家傳統AMC(華融、信達、東方、長城),55家地方AMC,3家概念上市公司,吉艾科技(300309.SZ)、海德股份(000567.SZ)和摩恩電器(002451.SZ),難以統計的民間服務商,構成了中國不良資產處置行業 的機構圖像。

根據銀監會統計,截至2017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規模達1.71萬億元,關注類貸款3.41萬億元。萬億規模市場中,既有地方AMC遭股東起訴成立兩年“未能發揮設立的目的和作用”并要求解散,也有上市公司因為該業務板塊扭虧盈利。

吉艾科技2017年業績快報顯示,全年利潤一舉從2016年的虧損超3.97億元躍上2.123億元,其中AMC業務貢獻了3.21億元,油服業務繼續虧損,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從2016年的-37.25%調正為14.18%。

吉艾科技副總裁郭明杰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AMC板塊利潤中很大部分是管理和服務收費,即為困境企業提供重整方案和服務等,由于服務門檻較高,利潤可觀。針對“暴利”一問,其回應稱“如果說大資金運作能保持年化20%就定義為暴利行業,那么不良資產的收購、處置和重整就應該是暴利行業。”

在郭明杰看來,不良處置行業的機會不少,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專業人才,且行業運行模式應從批發貿易模式向產業重組轉型。

51%控股選團隊擴張

吉艾科技2017年業績快報顯示,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公司AMC板塊業務發展迅速,資管團隊及業務范圍快速擴大,子孫公司遍布上海、北京、浙江、江蘇、陜西、四川、重慶、廣東、新疆、山東、福建、廣西等地,共計14家。

這14家公司的主要運營模式為,上市公司控股51%,負責輸出品牌、管理、技術和資金;合作的當地團隊負責項目源發現、資源建立及拓展和項目執行落地。

作為三家以不良資產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之一,郭明杰坦言,品牌優勢是上市的重要訴求。無論是在和銀行以及四大AMC打交道的資產端,抑或資金端,上市公司的議價能力具有一定優勢;而另一較之國有AMC的優勢在于處置不良時能夠更加快速決策,靈活“解套”。

“很多債權人愿意信任我們,協助解封凍結資產或將資產交付我們統一重整,實現利益梳理和共享,從而化解不良。”郭明杰表示。

在郭明杰看來,不良資產作為一門生意,傳統處置模式基本是“滅”了債務人才能回收投資,獲得利潤,但吉艾科技的核心理念是“和為貴”。“關鍵在于滿足各方利益的訴求,包括自身的債權、相關的債權人、債務人、利益的相關人,甚至是政府的利益。通過制定一個滿足各方利益的和諧方案來獲取快速的處置。”

以其主導的江西某項目為例,該項目中的抵押物存在互相查封,在建工程從2016年下半年就處于停滯狀態,大量的購房戶不能如期得到房子,成為當地一個不穩定因素。

經過談判,在吉艾科技的監督管理下,各方解除了對抵押物的查封,促成“爛尾樓”復工,完工后銷售第一天就消化了三分之一庫存,實現銷售額7000多萬元,不到兩個月銷售額達1.5億,比預估的司法拍賣至少多出上千萬元,還節省了成本和時間。

暴利行業,利從何來?

一定程度上,郭明杰坦言不良處置是一個暴利行業。在其看來,沒有20%的年化收益“就不叫賺錢”。

就此行業,一邊是資產處置收益,另一邊是資金成本。如果不是自有資金投資不良資產,通過募集,目前市場資金價格普遍在年化8%以上,甚至超過10%。假設項目處置有年化20%的收益,劣后資金動用7:3(優先:劣后)的杠桿,按照10%的優先收益來計,劣后的年化毛收益高達43%。

所謂項目處置收益,比如企業A在銀行的債權是1億元,抵押物價值7500萬元,債權以5折出售,即5000萬元。后續抵押物處置價格減去5000萬元成本,即為處置毛收益(利潤還要扣除其他訴訟、人工等成本)。因此,債權的購入價格和最終處置價格是利潤的關鍵。

不過,就吉艾科技的AMC板塊利潤,郭明杰表示,很多是管理和服務收費,即為困境企業提供重整方案和服務等,由于門檻較高,利潤可觀;另有部分則為不良的投資利得,即處置收益,需要一定周期。

據郭明杰分析,不良處置行業之所以能夠成為暴利行業,一是因為未充分競爭;二是缺乏人才和技術,特別是創新能力。“有些地方不良收購競爭很激烈,資金很多,但歸根結底還是不專業,還是缺人才。”

多名不良資產處置行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即使是不良行業的“老人”,也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失業”過。以四大AMC為例,在2008年至2013年的“大放水”時期里,也因傳統的不良收購業務慘淡,而轉向其他包括房地產投資和資產管理在內的其他業務。而此輪興起于2014年的不良資產爆發,面臨的是人才匱乏的境況。

“出得起300萬年薪的公司有的是,但是招不到滿意的人。”某不良處置服務商人士表示。

倒賣生意到頭,看好產業重組

盡管“低買高賣”是這個行業最基本又最簡單粗暴的邏輯,但批發轉手倒賣模式技術含量不高,競爭越來越激烈。

2017年的一起地方AMC相關訴訟就暴露了其中的問題。吉林省金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簡稱“吉林AMC”)股東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吉林金控”)提請解散吉林AMC,其中原因包括“公司成立兩年來從未開展過批量業務,未能發揮公司設立的目的和作用”,而吉林AMC方面辯稱其2015年7月獲得經營資質到不允許開展新業務就有1年半時間。公司一直在積極尋求批量業務的商業機會,但由于項目條件不好、談判地位差等原因始終未能形成交易,并非故意不開展批量業務。

此前有AMC行業資深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形容:“省級AMC成立之后,先買一棟樓,車子配一配,職務安排一下,半年過去了,接下來全國其他地方AMC學習一下,每個月一家,一整年過去了,業務基本沒動。”

另據浙江省一名從事不良處置的資深人士介紹,浙江省內不良資產包折扣早就高至六折水平,盈利空間被嚴重壓縮。“很多不懂行的熱錢涌入,包括配資資金,這個市場沒法做了。”

正是在此背景下,郭明杰判斷不良處置行業未來的機會在于產業鏈整合。礦山、新能源和商業地產并購是其重點看好行業,“重點是要找到看得懂的專業團隊”。

以吉艾科技收購的一家百億級規模的房地產公司債權為例,其中涉及因資金鏈問題而形成的“爛尾樓”。吉艾科技協調注入資金后,重新召回原專業團隊進行運營,使“爛尾樓”最終按計劃建成建材市場,并以2萬元/平方米的價格成功招商,實現了資產盤活。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